自從去年政權交接後,台灣的外交與經濟政策便有了相當大動作的改變,例如:兩岸經貿、教育開放、產業提昇等發展方向;不少台灣的指標性商業雜誌媒體,如「商周」、「天下」、「遠見」也不斷的跟進報導 Chiwan 及中國各項產業多麼的繁榮、國內產業怎樣開創出新穎的經營模式。
雖然這些報導與標題看似很吸引人,也不斷的在內容上關注民調的數據,各類政府、企業的採訪;但是這些報導的內容究竟是為了配合政府的政令而報導、還是企業的 promote?
舉「遠見」雜誌來說,近半年來的內容不斷的報導中國的崛起。
並不是否定這些報導內容豐富度,而是關於中國到各項產業的成長,似乎寫的完全沒有負面的問題;這些編輯、記者們,又有多少是真實的親身接觸、深入採訪呢?身為一個讀者及民眾,我們並不是排斥中國的相關報導;只是這些繁榮的成功模式背後是否藏了某些實際的問題。作為一個中立且專業的知識型態雜誌,難道去分析事物的各種面相有這們難嗎?難道這些不應該才是遠見嗎?
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長期收看這些雜誌的習慣,便不難發現每一個報導都存在著許多隱藏的謬論。
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外乎就是這三大項「報喜不報憂」、「忽略使用者觀點」以及「成功模式不可套用性」。
「報喜不報憂」的案例實在是不需要特別舉例,不管是對於政府政策發展方向的報導或是企業創新的內容報導,幾乎清一色都是正面的內容;不管數據的統計量表的表現是否亮眼,文章的內容總會盡力的去寫出最好的一面,甚至文章的結論總是會導向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或是政策、行銷手法的改變成效非常顯著這種莫名其妙的分析結果。
這些政策或企業的手法的確值得一看,但是報導不應只專注於他們的成功,而是該去深入採訪、分析這些案例的問題與發展性。這種報導的態度,就像是新聞一樣,主文者只需要單純的整理採訪或是統計的資料,寫出千篇一律而不同標題的內容。如果這樣的指標性雜誌只能做到這種程度,那尖銳或是非迎合性的問題採訪,還有哪些雜誌能做到?
「忽略使用者觀點」這點其實就呼應了上段的概念,當報導變得像是政府政令的推廣或是企業的行銷時;這些主文者很容易掉入企業給的消息就是我要刊登的內容這種鬼打牆的圈圈,而寫出忽略使用者觀點的謬論內容。例如 「遠見 2009 年 08 號」中,一篇關於餐飲集團的連鎖品牌「鮮竽仙」的報導;文中簡單的介紹他們創業的甘苦歷史以及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管理技術,也不乏創業者本來只是小小的攤販,到今天的大企業這種激勵人心的內容。看了這些類型的報導令我不禁懷疑,這到底是企業付錢給雜誌做的 promote 版面;還是雜誌為了建立良好關係的免費宣傳報導?會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這些報導通通忽略了社會真相,也就是所謂的「使用者觀點」。
關於「鮮竽仙」的這篇報導中提到,這個企業導入了許多 ISO 的標準來確保每個用戶所購買到的產品都是一樣且穩定的。但是主文者是否親身去店面購買過一碗招牌來吃?實際的狀況是,生產流程可以控管,服務的狀況卻是必須有長期的企業經營理念去感化員工;文中也提到創業者希望經營一家永續的品牌,而不是一時的流行。但是當購買的經驗與使用者的感受遭到打擊,這樣的報導便會令人產生更大的反效果;我會提出這樣的看法,並不是沒有根據,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網路上搜尋一下關於該品牌的「不好的消費經驗」,便可以知道這些絕非個案。一個好的連鎖企業,應該要有暢通的管道去處理這樣的消費狀況;關於這點,台灣大部分的企業可能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雖然消費者議題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但是這樣的議題應該是雜誌要在「鮮竽仙」這篇報導中所要去想到、報導、討論的。
「成功模式不可套用性」這一點雖然比較難以判定,但是以現實的社會條件來看;成功模式不但無跡可尋,模仿也不一定能得到一樣的成效。許多案例的成功,絕對不是只有政策的實施正確、創業者的努力就能夠達成;這其中的變數還包含了諸如:大環境狀態、先天背景、員工、地點、國情……等等列舉不完的條件。然而,這些媒體雜誌用這些報導手法似乎讓普遍的讀者、民眾覺得創業、成功不再是遙不可及。這也許是種正向的力量,但也讓人覺得我們的媒體好像不太報導失敗的案例;這類型的案例並不全然是丟臉、無用的,失敗的案例反而提供更多的經驗可以分析、借鏡,而不是就讓這類型的報導在一片美好假象中消逝。
我並不是什麼專業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趨勢學家,而是從生活的經驗去觀察這些報導模式的荒謬之處;更諷刺的來說,我並沒有花什麼時間像這些編輯、採訪的記者一樣,瞭解這三個領域的生態。但是以我所碰過的記者、編輯的經驗來談,我所看到的是一種敷衍的態度。他們想給讀者、觀者不是真實,而是新奇的消息,因為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新鮮刺激,所以這些才是媒體的利益來源。
而我所感到悲哀的是,這些新奇的標題與謬誤的內容,正引導我們社會大眾,漸漸的喪失獨立思考、中立判斷內容的能力;這樣的媒體所培養的民眾是能夠有什麼遠見呢?